保鮮袋“都去哪了”?
2014年3月12日,中國保鮮包裝網記者走訪了濰坊各大市場以及超市,調研保鮮袋市場的各類品牌以及消費者與商家對保鮮袋的使用情況。
早晨七點鐘,記者小張首先到濰坊市奎文區南下河市場,這個時間剛好是市場最忙碌的時候,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市場各區域穿梭,在生鮮區,家庭采購海鮮產品一般商家就用普通的黑色塑料袋把魚蝦類海鮮裝好交給顧客,餐飲的采購商直接用袋子裝起來,并沒有發現用保鮮袋裝的產品。“我們一般買上海鮮后得馬上往家趕,要不魚蝦的都在袋子里憋死了,回去吃就不新鮮了”一位剛買完魚的大嬸這樣說道。
在蔬菜區,見到遍地都是紅色的綠色的普通PVC塑料袋,“這種袋子便宜,市場上就有好多批發的,商家一般采用這種方便袋”,蔬菜商販張大哥說。
在早市,有好多豆漿油條早點的地攤,把豆漿稀飯承裝在塑料袋中,然后放在碗里,這樣既不用刷碗,速度又快,果真成了做快餐的。
看到這些情況,我們的記者心中黯然,然后記者轉到超市,覺得超市應該會好點吧,但到超市中調查發現,并非他心中想的那么理想。
超市收費的袋子也是普通的塑料袋,好多蔬菜區菜筐下面包裝蔬菜的也不是我們現在提倡的PE類保鮮袋,都是好多各類的黑色袋子,保鮮袋“都去哪了呢”?
成本高,就可以喝燙著有毒塑料袋的豆漿?
貴一點,就要大老遠的急忙跑回去為的只是讓海鮮新鮮一點?
這些問題都很讓人費解,其實目前果蔬保鮮袋的技術研究已經非常成熟了,并且國家也鼓勵并且推廣了這種技術,濰坊也有家公司做物理活性保鮮,代替了傳統利用粉劑和片劑對果蔬進行化學保鮮,從根本上避免了化學保鮮過程中藥劑的殘留和毒、副作用的產生,是當今保鮮行業中真正綠色高效的貯藏保鮮方法!
記者從這家公司了解到這種其獨有的物理保鮮機理對乙烯、氨氣具有良好的氣體吸附性,并能有效除菌滅菌,降解農藥殘留,抑制水分的蒸發,提高保鮮質量,延長保鮮時間,減少果品損耗。同時簡化了貯藏過程中的人工操作,省去了保鮮粉劑的使用,降低了保鮮成本。
據說用這種保鮮袋可以讓魚類等海鮮生物密封狀態下都能存活十天!
我們的健康以及生活觀念還需要更深的改變,希望有關部門對不良商家也做好嚴格的監督,提倡普通消費者用合格的果蔬保鮮袋,倡導健康生活。
此文章純為原創,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