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問題“零容忍”
近些年,一系列食品質量安全事件不斷出現,挑戰著公眾對政府食品安全監管的信任底限。“食品安全”成為兩會公眾關注的熱詞之一。
“三個’最嚴’的表述,表明食品安全形勢的嚴峻,也展現了政府整治食品安全的決心。”浙江省奉化市蕭王廟街道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表示,近些年國家已越來越認識到需要構建機制,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建議提高食品安全違法的處罰力度。
食品安全涵蓋了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倉儲流通、銷售消費等諸多環節。在長長的鏈條上,分管的部門多,且存在各自分管的現象。然而,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到底由誰負責,容不得“踢皮球”式的推諉,必須有明確責任人承擔責任。
“食品安全涉及每一個人,哪怕0.1%的不安全對于個人或家庭而言,都可能是100%的危害。在自媒體時代,食品安全正陷入‘真相跑不過謠言’的怪圈,公 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降低。”戴天榮呼吁建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長效機制。他還表示,在這些事件中,有的確有其事,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以謠傳謠,一夜間發酵成 了公共事件。“發生此類事件時政府不能沉默。”他說,“如果官方失聲,專家失聲,偽專家就會大行其道,食品安全就會失控。”
對于食品安全問題“零容忍”,還要從法律上提高犯罪成本。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解決母嬰食品安全問題,既需要行業、企業加強自律、提高產業水 平,更要靠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明確零售商對商品質量的法律責任,不論是實體零售還是電子商務,都要切實承擔起對自身平臺經營活動的監管職責,不能 置身事外;另一方面,經銷商要承擔先行賠付的責任,及時保障消費者權益,然后再向生產者或服務者追溯;同時,還要建立嚴格的母嬰食品市場準入機制,對于食 品安全問題一經發現將堅決取締經營資質。
更多資訊關注百樂源保鮮包裝有限公司。